漢白玉觀音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用玉史與造玉史。相傳,早在清代,賞石藏石之風盛行,帝王對奇石、玉石、園林非常崇尚,并雕刻建設了大量漢白玉雕件:漢白玉獅子、漢白玉碗罐等。清代琢玉的規模、種類,在中國古代玉雕史上是空前絕后的。其工藝水平集歷代工藝之大成,掀起了中國古代*后一個造玉高潮,它藝術成就中*有代表性的便是“乾隆時期”。而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就發現了漢白玉這么高潔素雅的原料,利用這種優質原料進行雕刻的藝術創作,也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而近幾年來流傳下來的漢白玉作品的市場行情越來越好,拍賣成交報價屢創新高。漢白玉歷經千百年來經久不衰,可見其魅力之大,價值之高。
關于漢白玉名稱的由來,人們眾說紛紜。相傳從中國古代起,多用這種石料制作宮殿的石階和護欄,被歷代人人墨客誦吟誦唱,所謂“玉砌雕欄”華麗如玉,所以稱作漢白玉;也有一種說法是,從我國漢代起就用這種宛若美玉的石材修建宮殿,裝飾廟宇,雕刻佛像,點綴殿堂。因為是從漢代開始使用這種建筑材料故稱漢白玉;還有一種說法是漢白玉的“漢”字本應就是流汗的“汗”,汗字代表了漢白玉*鮮為人知的一個特征,真正的漢白玉,并非真的潔白無瑕,而是潔白中隱藏著淺淺的紋路,就像是出汗的印記一樣。當然,*為大眾接受的說法是我國從漢代開始就使用這種潔白無瑕的美玉來做建筑材料,人們就順口稱之為漢白玉。
- 上一條:供桌佛臺高度有尺寸講究嗎?
- 下一條:關于白玉觀音有什么寓意